物流活動中不直接或者間接產生經濟效益的環節都可以稱為浪費。企業應該消除浪費,持續改善,才能保持良性運轉,競爭力才會提升。改善浪費,需要先從認識浪費開始。以下通常是物流產生浪費的環節。
運輸調度
貨物的實際運輸路線與理論上的 路線不同。這不僅會導致時間上的滯后,還會浪費有效資源。在規劃物流路線時,理論上的 運輸路線并不一定是 效率的,必須考慮路況、堵車、不可避免的過路費、運輸安全等情況。在服從時效要求的情況下,綜合考慮運輸成本。
無意義且不必要的等待
生產線節奏不穩定,時快時慢,會導致等待的現象發生。例如生產節奏過快,會造成某些環節擁擠,影響物流環節,同時給倉庫帶來壓力;而生產節奏過慢則會使人員和設備處于過程時間的等待中。 終影響物流效率。
物流中常見的等待現象是車等貨,以及貨等車;人在等任務,以及任務在等人。時間、資源往往是在等待中浪費掉了。如何解決這些等待的問題,需要應用均衡配載原則的原理。
此外,繁瑣的流程也是導致無意義等待的原因之一。例如發貨需要經過多道審核手續才可以發貨,需要各級部門領導簽字審核,這期間會浪費很多時間,造成了發貨的不及時以及后續環節的等待。
勞動力調配
由于分揀場所的布局不合理,會導致不必要的搬運。貨物的裝卸順序應當遵循“先需要卸載的后裝載,需要后卸載的先裝載”的規則,如果違法了這個規則就會導致不必要的重復搬運。
此外,過分依賴機械化和自動化工具也會導致不必要的搬運。例如分揀系統的傳送帶,當貨量很少時,就無需要用傳送系統來分揀,因為系統的運轉需要消耗能源。又比如,少量貨物的裝車,也不需要動用叉車。
貨車空載
空載是運輸過程中常見的浪費。造成空載的原因,有市場的供給因素,就是車多貨少;也有信息不對稱的因素,有運輸需求的貨主找不到車,有車的車主找不到貨源。減少空載,還是得從解決貨源信息與運力信息的不對稱方面入手,以實現均衡配載。
關于“如何降低物流成本,拒絕物流環節中的浪費”的問題,以上內容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,希望可以幫助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