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對駕駛員,車隊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現在物流管理平臺與其進行實時對話,隨時隨地查看司機的行車視頻狀態,道路行駛狀況;可以在平臺設置車輛超速統計,油耗統計,停車統計,對行駛過程進行監管并以此生成各項數據統計報表,對司機進行透明考核;針對車輛,平臺可實現實時位置管控、圍欄管理等,不僅可以隨時查看車輛位置及動態數據,還可以設置 路線,將成本控制到 低。
(一)駕駛員的招聘
這一關非常重要。要有一支好的司機隊伍,一定要把好招聘關。如果駕駛員的駕駛技術不行,車隊安全員就有的忙了,如果司機的機械常識不好,修理廠就要天天加班了。如果全都是這樣的司機,整個車隊就完蛋了。所以,招聘司機時,要掌握三點: 一是駕駛技術,二是修理常識,三是工作態度。
(二)駕駛員的培訓
很多車隊管理忽略這一點,以為培訓是高層次人員的事。駕駛員的招聘由于種種原因可能不會十全十美,培訓就成了一件重要的事。培訓的內容主要有兩點: 一是保養維修知識,二是交通安全法規。維修的培訓要請修理廠的技術人員來,而且要常規化。車隊業務都很忙,司機常不在家,但要想方設法去做。
(三)駕駛員制度建設
制度建設不是制定某個文件那么簡單。在當隊長之前,車隊時不時會發生駕駛員在油料、修理費用、拉私貨等等方面的弄虛作假行為。車隊的制度是發現誰開除誰。表面上看,這很嚴格,但實際情況是總會有人冒險去做,有時還是些表現很好的司機,開除可惜,不開除又不可以。后來當隊長之后, 制定了定點加油、油料核算、節約獎、超額罰等制度 ,三年下來,很少發生這種事了。其實,這只是事后處理,還有事前控制的問題。 駕駛員的制度建設要往事前控制方向發展。
(四)要深入司機隊伍中去
職業駕駛是一個辛苦危險的職業。他們回公司后,一定要去看看他們,聽聽他們的想法。只有深入司機隊伍,才能夠發現他們想什么,然后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。另外,也只有這樣,他們才會聽從調遣,才會“把公司的車看成自己的車”。
(五)工資待遇要體現“能者多勞多得”的原則
駕駛員出來開車目的只有一個:掙錢。無論你公司的工資水平怎么樣,你都要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。一般來說,駕駛員的工資主要由三部分組成:基本工資+勞務工資+獎罰金額。其中,主體是勞務工資,主要根據行駛里程或者運量或者運次、計算得來;獎罰金額,主要體現在現實表現和安全情況。
關于“企業運輸車隊駕駛員管理方法有哪些”的問題,以上內容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,希望可以幫助大家。